
受反聖嬰現象影響,今年冬季明顯比往年寒冷,中央氣象署數據指出,今年3月台北地區出現13天低於14度的低溫日,創下近9年以來3月低溫天數新高。氣象專家林得恩分析,低溫時間拉長與冷氣團連續南下有關,是近期少見的氣候現象。
氣象專家今(31)日表示,影響台灣氣溫的因素很多,像是季風環流、冷空氣平流、夜間輻射冷卻等,但今年明顯偏冷的主因是反聖嬰現象導致的環境改變。他指出,今年3月13天低溫低於14度,僅次於2016年的15天,是自2016年以來最長的低溫記錄期。
儘管如此,今年3月的「絕對最低溫」並未創新低。氣象署資料顯示,歷年3月最低溫出現在2016年3月28日,僅9.4度;今年最低為11.5度,排在歷年第四。專家指出,「今年的氣候特點是『冷得久』,但不是最冷。」
事實上,中央氣象署統計指出,整個冬季氣溫也創下14年來最低紀錄,反聖嬰效應正是背後關鍵因素之一,反聖嬰現象會導致西太平洋地區持續低溫,讓冷氣團更容易影響台灣,造成冬季與春季交接期間明顯偏冷。
專家提醒民眾,4月即將到來,但春寒料峭的天氣仍可能反覆出現,特別是清晨與夜晚,應適時增減衣物,以防著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