機場是旅程的起點,也是回家的終站。在飛行結束、抵達目的地後,提領行李成為旅客最後一道流程。然而在等待與擁擠的現場,經常出現不文明或自我為中心的行為,讓其他人感到不便甚至受傷。對此,國際禮儀專家們提出常見6種「行李轉盤NG行為」,並提供正確做法,提醒旅人出國不只帶著護照,也要帶上禮貌。

❶ 緊貼轉盤,阻礙他人取行李
美國「Mannersmith禮儀諮詢公司」總經理Jodi R.R. Smith指出,許多人為了搶快,緊靠行李輸送帶,反而妨礙其他人靠近取行李。她建議應保持一步距離,等看到自己行李再上前,讓整體流程更順暢。
❷ 取到行李卻不讓出位置
禮儀顧問Diane Gottsman提醒,許多旅客在拿到行李後,仍逗留在轉盤前與親友聊天或整理物品,嚴重影響他人動線。她建議應立刻退後至空曠區域,避免造成擁擠。
❸ 拿行李時動作粗魯易傷人
用力將行李「甩」下輸送帶,不僅危險,也可能傷到旁人。專家提醒應以穩定動作搬運行李,展現對他人的尊重與安全意識。
❹ 推擠穿越人群取行李
From the Inside-Out禮儀學校創辦人Jackie Vernon-Thompson指出,有些旅客會為了第一時間拿到行李,不惜在人群中硬擠、亂撞,這樣的行為既不禮貌也容易引發爭執。她建議多一點耐心與體諒,避免肢體衝突。
❺ 沒確認標籤就拿走行李
外觀看似雷同的行李箱不在少數。專家提醒,取件前務必確認標籤與個人資訊。若不慎拿錯,也應立即放回輸送帶,給失主一個找回行李的機會。
❻ 無視他人困難,不主動幫忙
若見長者或行動不便者在取行李時明顯吃力,年輕力壯者應主動伸出援手。Vernon-Thompson表示,真正的禮儀不是背誦規矩,而是觀察他人、適時協助。

隨著旅遊人潮回升,機場再度熱鬧起來,也更考驗每位旅客的素養與修養。下一次站在轉盤前,不妨退一步,讓世界看到更有風度的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