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冠疫情再起!高峰恐落5、6月 年輕女子因未打疫苗重症送加護

Asian man wearing face mask protect feeling sick headache cough because coronavirus covid 19 quarantine room 1150 35772
示意圖/FREEPIK

台灣COVID-19疫情持續升溫,衛福部疾管署今天警示,國內已進入第7波Omicron流行,高峰時間可能落在5月至6月。醫界提醒,民眾應提高警覺,盡快接種最新公費疫苗,以降低重症風險。

根據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說明,國內COVID-19病例已連續三週上升,從門急診就診人次、重症通報數到實驗室監測指標,均顯示病毒正加速流行。雖然尚難明確預測疫情高峰型態,是否如日本經歷的「平緩型高峰」仍待觀察,但專家強調不可鬆懈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近期新增重症病例中,出現一名年僅20多歲、無慢性病史的女性患者。防疫醫師李宗翰指出,這名北部女子自民國111年後未再接種任何COVID-19疫苗,包括目前主推的JN.1公費疫苗。今年4月底,她連續兩天高燒、背痛及冒冷汗,緊急就醫後被檢出COVID-19陽性,且併發肺炎與心肌炎,緊急送入加護病房治療,目前仍在觀察中。

李宗翰提醒,即便年輕且無病史,若未持續接種疫苗,仍有重症風險。他呼籲,民眾若出現疑似症狀,應儘速進行快篩,並配合醫師治療。

疾管署統計顯示,上週(4月22日至28日)新增21例本土重症與7例死亡病例,兩者皆較前週略增。自2024年9月以來,國內累積重症病例已達600例,其中129例死亡,重症與死亡案例多集中在65歲以上或具慢性疾病族群。

目前台灣主流病毒株為XEC變異株,佔比約54%,與國外盛行的XEV.1同樣為JN.1衍生株。羅一鈞強調,現有的莫德納JN.1疫苗對於目前流行的病毒株皆有效,且國內庫存量達321萬劑,滿6個月以上民眾皆可免費接種,65歲以上長者則建議追加第二劑以提升保護力。

至於治療資源方面,疾管署表示,抗病毒藥物儲備充足,包括瑞德西韋(Remdesivir)、倍拉維(Paxlovid)及莫拉皮拉韋(Molnupiravir)等均有超過一年以上的庫存量,足以應對疫情需求。

疾管署再次呼籲,接種疫苗、快篩檢測及及早治療,是降低重症與死亡風險的三大關鍵。民眾應提高警覺,勿因疫情平緩期而掉以輕心。

內容來源